當寶寶進入「厭奶期」,許多爸媽會焦慮、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其實,厭奶往往只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自然階段。
今天就從護理師的角度,跟大家聊聊 寶寶厭奶的原因、如何判斷、以及照顧對策。
寶寶厭奶的常見原因
- 生理發展:2~6 個月是最常見的厭奶期,多數寶寶會自然度過。
- 味覺敏感:隨著味覺發育,寶寶可能對奶的味道挑剔。
- 環境干擾:寶寶容易被聲音、燈光或人群影響,導致喝奶中斷。
- 成長趨緩:體重增加速度下降,奶量需求隨之減少。
- 長牙不舒服:牙齦腫脹或不適會讓寶寶抗拒吸吮。
如何判斷「厭奶」還是其他問題?
- 精神與活動力正常 → 大多屬於生理性厭奶。
- 喝奶時抗拒、哭鬧、不吞嚥 → 厭奶常見特徵。
- 體重曲線明顯下降或兩個月都沒有改善 → 建議就醫評估。
- 合併嘔吐、發燒、腹脹、精神不佳 → 必須立即帶寶寶看醫生。
護理師建議:度過厭奶期的實用方法
- 維持固定餵奶時間,不要強迫寶寶喝完。
- 創造安靜、舒適的餵奶環境。
- 在寶寶半睡半醒時餵奶,干擾會少一些。
- 檢查奶嘴孔洞是否合適,避免吸吮困難。
- 適時添加副食品(4~6 個月後依醫師建議)。
- 避免頻繁更換配方奶或將藥物混在奶裡。
- 增加白天活動量,提升寶寶飢餓感。
爸媽別忘了:耐心與愛,才是最重要的陪伴
大多數寶寶的厭奶期會自然結束,不需要過度焦慮。
只要持續觀察體重、精神與活力,並善用上述方法,就能安心陪寶寶度過這段過渡期。
如果厭奶超過兩個月或合併其他異常症狀,請務必尋求兒科醫師的專業協助。
記得,你已經很努力了!寶寶需要的,不只是奶,更是你耐心溫柔的陪伴。
台北大安館房型介紹 宜蘭館房型介紹 花蓮館房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