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在藍田產後護理之家有多年經驗的資深國際認證泌乳顧問劉珮伶老師帶您了解造成奶水不足的解決辦法!
奶水不足的原因是什麼?
1.生理因素,例如腦下垂體、內分泌功能異常或乳房腺體不足。
2.生產後對於乳房刺激的不足,例如母嬰分離、固定時間餵奶、夜間不哺乳、添加配方奶、媽媽身體不舒服或心理壓力太大。
3.寶寶因素,例如寶寶的吸吮能力太弱、口腔結構異常、疾病(先天性心臟病、肌肉張力低下)、早產兒。
如何讓奶水供需平衡?
【讓寶寶正確的含上媽媽的乳房及按照需求餵奶是關鍵】
如何改善奶水不足?讓奶水最大化!
1.確定寶寶有效吸吮:餵奶及含乳姿勢正確,讓寶寶吸到乳汁並刺激媽媽的乳房,分泌足夠的奶水。
2.增加餵奶的次數:寶寶吸多少,媽媽就產生多少!依照寶寶的需求哺乳,讓乳房獲得【足夠的訊息】,製造符合寶寶需求的奶水量。
3.換邊的原則:餵奶時,盡量餵軟一邊乳房後再換另一邊餵。
4.額外擠奶:親餵後可以透過手擠乳再多收集一些乳汁。
5.增加擠奶的頻率:當寶寶不能吸吮時,可以增加擠乳的次數!
*貼心提醒:增加擠奶的頻率會比延長擠奶時間更能有效刺激奶水分泌。
6.緩解媽媽的壓力:確保媽媽的休息足夠、給予鼓勵增強信心,還可以營造放鬆的環境、肩頸按摩、溫水淋浴等。
貳、哺餵母乳的媽媽最擔心乳房腫脹,在藍田產後護理之家有多年經驗的資深國際認證泌乳顧問劉珮伶老師告訴您,發生這樣狀況時,如何輕鬆度過!
什麼是石頭奶?
生產後,媽媽的乳房是柔軟的,通常在生產後的第2~3天,會開始覺得乳房又熱又重,也就是脹奶。此時順利哺乳後,乳房的脹熱感會減輕。
如果這時乳汁沒被寶寶吸吮或擠奶不順,會感覺非常腫脹,且因奶水流出不順暢,乳房會因為水腫的摸起來很硬,外觀呈亮紅狀,乳頭也比較短平,會影響寶寶含乳;以上狀況就是俗稱的石頭奶,甚至可能會伴隨發燒。
如何預防石頭奶?
1.生產後,及早讓寶寶吸吮、適應乳房,這是寶寶最好學習含乳的機會。
2.媽媽餵奶時,可以觀察餵奶姿勢及寶寶的含乳狀況,好的餵奶姿勢可以幫助寶寶正確含上乳房。
3.父母要學習如何判斷寶寶飢餓,並按照寶寶的需求餵奶,生產後的頭幾天,通常餵奶的次數可達8~12次。
若已經有石頭奶了,怎麼辦?
【根本的解決之道:讓奶水移出】
1.若寶寶不能吸吮時,可以透過手擠乳的方式,讓奶水流出。若是因為乳房太硬,可以先手擠一些乳汁出來,待乳房稍微柔軟後,就可以嘗試讓寶寶直接吸吮。
2.若寶寶可以吸吮,可以依照寶寶的需求餵奶,但需注意餵奶及寶寶含乳的姿勢。
3.建議在手擠乳或餵奶前,可以做一些放鬆的活動,讓奶水流出更順利:
(1)溫水淋浴。
(2)雙手手掌輕輕按摩乳房。
(3)按摩肩頸部、背部。
(4)營造放鬆的環境:燈光、香氛、音樂、有靠背的椅子或躺下來、搭配腳凳或靠枕。
(5)喝一杯熱熱的飲料。
4.適度運用冷敷,當哺乳後或擠乳後若感到脹痛不舒服,可以冷敷乳房,避開乳頭及乳暈,約10~15分鐘,緩解疼痛、減輕水腫,冷敷的溫度約為水龍頭的水溫,切勿冰敷。
5.穿戴合適的胸衣,支撐乳房,避免晃動加重疼痛感。